网站首页 学院 正文
情感教育有助于教师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首先,教师要让情感教育融入到数学课程中;其次,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再次,良好的情感教育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修养、情感管理艺术和当代教师的高尚师德。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课堂
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对于小学生而言,师生间的信任是传递知识的保障,只有学生信任老师,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便更顺畅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有利于培养和维护良好的学习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指出,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注入情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愉悦乐学。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当成在攻克学习难关时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伙伴,教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愉悦、安全的环境中,数学课堂将更加高效。
课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让德育“润物无声”
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和严谨性,较其他学科相对而言,更难渗透德育内容。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应精心组织教学,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从学习体验中感受情感。通过数学学习,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解除学生对“学数学有什么用”的困惑。
首先,在课程设计上,教师可以渗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数学史,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如教学“圆”时,让学生了解我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当时被称为“祖率”,比西方的发明早了几百年;教学“统计图”时,将课堂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相结合,与垃圾分类等时代主题相结合,向学生传递家国情怀和环保意识。
其次,通过多样化的学习组织方式,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优良品质。例如,教师应给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责任和担当,学会协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意识。
结语
总之,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还需要建立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基础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习得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其数学素养和综合发展能力。
本文来源:http://www.adwzw.cc/xueyuan/11998.html- 上一篇: 高考报考需要考研的七大热门专业盘点
- 下一篇: 2022年成人高考, 请务必提前报名
猜你喜欢
- 2022-05-11 浅谈基于学本教育初中物理实验开展的意义,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2022-05-10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 2022-05-10 浅谈如何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 2022-05-09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 2022-05-09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联动,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 2022-05-08 浅谈幼儿园一日常规的管理
- 2022-05-06 浅谈幼儿园家园合作的现状
- 2022-05-04 浅谈如何优化幼儿园班级管理
- 2022-05-04 浅谈幼儿园常规工作的重要性
- 2022-05-04 浅谈如何优化幼儿园班级管理